近日,在历经为期4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后,天津港海域迎来渔船出海作业高峰。9月3日,因大量渔船碍航,为确保通航安全,天津新港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历时约8小时。封航解除后,天津港引航中心迅速响应、科学调度,引航员们昼夜奋战、精准操作,高效疏导积压船舶,自9月3日18:00——9月4日18:00,成功引领各类中外船舶达86艘次,创下2025年度24小时内引航艘次最高纪录,交出了一份高效、优质的疏港答卷。
每年休渔期结束后的开捕初期,大量渔船集中出海作业,容易与商船航路形成交叉,对港口主航道通航效率与安全构成短暂压力。为此,引航中心提前组织引航员开展渔船避让主题培训,制定了周密的应急预案,力争最大限度降低因渔船碍航给港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9月3日,17:00航道恢复通行后,面对亟待疏解的船舶流量,引航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引航调度部通过优化引航员排班,科学调配人力,临时抽调多名处于休息阶段的引航员补充到一线。引航拖轮协同智控中心密切监控全港动态,科学谋划,把拖轮资源利用到极限,为一线引航提供了强有力的岸基支持。引航员们凭借高超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克服夜间航行、交通流密集、渔船行踪不定等复杂条件,连续作战,精心引领每一艘船舶安全、高效地进出港口。在他们的专业保障下,港口生产作业快速回归正常节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通管制对船期和港口运营的影响。
最终,经精确统计,9月3日18:00——9月4日18:00,引航中心共计引领船舶86艘次,其中包括大型散矿船6艘次,大型集装箱船3艘次,大型LNG船1艘次,一举刷新了2025年以来的24小时内引航艘次纪录,彰显了天津港引航队伍卓越的应急处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也体现了港口各方协同作战、保障供应链畅通的强大合力。
此次高效疏港再次检验了引航中心的调度指挥体系和引航员队伍的战斗力。引航中心将总结此次疏港经验,进一步完善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为将天津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引航保障。
作者:范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