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引航站今年前10月专业引领一万余艘次船舶,服务一流港口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厦门港引航站成功引领邮轮靠泊厦门港,以专业服务保障每一次航程安全顺畅,助力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厦门港引航站引航员攀爬引航软梯,登上巨轮指挥船舶进港
厦门港引航站引航员(右)和外籍船长交流靠泊方案。
厦门港引航站成功引领我国首艘光伏+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搭载约4000台“中国制造”车辆,从厦门远海码头起航,驶向众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11月7日,在厦门港引航员团队的精心引领下,LNG(液化天然气)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向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达莉亚(MSC DARIA)”轮外舷并靠,助力厦门港完成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船对船”加注作业。
近日,2025年厦门市劳动模范集体名单公布,厦门港引航站榜上有名。
引航,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小众职业,与国家主权、港口安全、经济发展紧密关联。这支来自厦门港的引航尖兵团队,以匠心为舵、以担当为锚,今年1月至10月共为各类中外船舶10245艘次进出厦门港保驾护航。
舵令声声,巨轮往来,货柜流转,托起了港口物流链和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当前,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七、全球第十四;今年1月至10月,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012.9871万标箱,同比增长1.76%。
“今日的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86条,其中,外贸线达149条,通达5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个港口。面对如此巨大的船舶进出港量,引航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厦门港引航站站长黄炜表示,引航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厦门港口管理局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海上国门·引航员”党建品牌引领作用,紧紧围绕港口发展大局,以保障港口安全生产、提升通航效率、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奋勇担当、锐意进取,为港航企业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引航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为厦门港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提供强有力的引航支撑。
一、主动作为
服务港口高质量发展
11月7日上午,在厦门港引航员团队的精心引领下,LNG(液化天然气)加注船“海洋石油301”轮安全并靠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达莉亚(MSC DARIA)”轮外舷,厦门港圆满完成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船对船”加注作业,跻身国内少数具备保税LNG加注能力的港口之列。
“海洋石油301”轮在并靠大船的过程中,对靠拢速度与角度要求极高,此外,两船干舷高度差也带来了船位控制等技术难题。厦门港引航站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该次作业的安全论证与评审工作,作业当日,引航员们兵分两路,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高效的团队协作,克服多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此次高难度引航任务。这不仅是厦门港引航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而且标志着厦门港在绿色航运服务能力上实现新跨越。
引航是港口航运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厦门港引航站主动对接港口生产需求,为重点航线、重点企业、重点物资运输提供优先、优质的引航服务保障,全力兑现“船舶引航零待时”的承诺,保障厦门港航运畅通。
权威数据显示,今年9月,厦门港船舶以较短的平均在港、在泊时间分别位列全球主要港口第二、第三位,作业效率稳居全球前列。厦门港引航团队作为港口作业的“第一棒”和“最后一棒”,以专业、安全、优质的引航服务,助力厦门港综合效率领跑全球,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随着厦门港服务能级提升,大型集装箱巨轮、汽车滚装船、大型邮轮、危化品船、特种船等接踵而至,对引航能力也提出了巨大的考验。作为90%以上党员都处于引航生产一线的团体,厦门港引航站组建了由资深引航员主导的党员安全技术小组,聚焦船舶引航技术的提升与创新,组织开展内部技术研讨学习,重点攻坚特种船引航技术,提升整体专业技术水平。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厦门港引航站冲锋在前,今年来圆满完成94艘次无动力船舶、困难作业船舶的特殊引航任务,成功保障“丝路海运”航线核心班轮、临时加挂船舶、重要物资运输船舶的特殊引航需求;成功引领大型化学品船“阿吉斯”轮靠泊古雷港区,刷新该港区靠泊船舶的最大吃水记录。特别是在恶劣海况条件下,引航员凭借高超技术和丰富经验,7次完成船舶主机失控应急抢险任务,确保船舶及时、安全进出港。
服务港口高质量发展,厦门港引航站主动对接投资超百亿元的国家重大项目——厦门港翔安港区1#-5#集装箱泊位工程,以及诏安港区1号、2号泊位工程等港口重大项目建设,提前介入航道、港池通航安全评估,提供专业的引航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助力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量身定制
护送“国之重器”走向深蓝
世界最大的非自航抓斗式挖泥船“金广”轮进港,国内最大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二航卓越”入列,4块“巨无霸”钢沉井被拖带至桥区施工水域……省市重点项目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现场,众多大型“建桥神器”相继上岗。
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在海上运输这些“大家伙”。而完成这一系列高难度任务的幕后英雄,正是引航员。
近年来,厦门港引航站深耕高端海工装备引航服务保障,今年来以3次“定制化”引航服务,全力保障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所需的大型设备及其运输船舶进港。一声声舵令下,海上“巨无霸”们在狭窄弯曲的航道内精准腾挪,顺利就位,助力重点项目建设。
护送“国之重器”和“民之利器”走向深蓝,今年以来,厦门港引航团队以专业力量保障电煤、LNG(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物资运输船舶342艘次,完成“闽投秀屿1号”半潜式海上养殖平台的拖带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专业引领
助力“中国制造”扬帆起航
“福建锂电池出口值稳居全国‘冠军’,其中厦门占了九成。上汽、比亚迪、金龙客车等车企都是从厦门港出口的常客。”近年来,厦门港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能源产品出口的海运枢纽。而外贸“新三样”产品从厦门港出海、遍布全球,离不开引航团队的全力护航。
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运力是产品出海的重要保障。5月18日,我国首艘光伏+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搭载约4000台“中国制造”车辆,从厦门远海码头起航,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这些车辆九成以上为新能源汽车,包括111辆“厦门造”大巴。
“远海口”轮技术先进、船型特殊,其靠离泊作业对引航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厦门港引航站提前组织技术骨干研究船舶资料和气象、水文条件,制定精细化引航方案。引航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技术,克服航道繁忙、天气变化等挑战,安全高效完成“远海口”轮靠离泊引航作业,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
在厦门港引航站的专业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厦门智造”走向世界。今年,厦门本土船企建造的最大吨位油化船“XS1501A”、全球先进的75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等相继扬帆起航。来自鹭岛的高端船舶加速出海,不仅展现了厦门港在特种船舶引航方面的国际一流服务水平,而且推动厦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优化服务
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
不久前,丽星邮轮国际有限公司专程向厦门港引航站赠送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精准引航显技艺,安全护航邮轮行”,感谢厦门港引航站在邮轮靠离泊保障中展现的精湛技术与专业服务。
邮轮经济,是我市千亿港航物流业和文旅会展业的一张烫金名片。近年来,伴随厦门邮轮母港航线持续恢复与发展,到访厦门港的邮轮数量稳步增长。引航作业关系到邮轮乘客舒适性,船舶操纵需要更加严谨细致。同时,国际邮轮码头周边水域交通流复杂,既有频繁往返鼓浪屿的渡轮,又有密集进出东渡港区的各类船舶,进一步加大了引航工作的难度。
面对多重技术挑战,厦门港引航站积极应对,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通过模拟器训练、赴外港跟船学习等多种方式,持续优化引航方案,全面提升团队操纵能力。今年1月至10月,该站已成功引领包括“领航星”号、“爱达地中海”号、“蓝梦之歌”号在内的58艘次豪华邮轮,以专业服务保障每一次航程安全顺畅,助力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漳州东山湾港区是福建省重点深水良港,集聚古雷石化、联盛浆纸、漳州LNG、核电等重大产业项目。此前,环东山湾港区没有引航专用码头,造成引航员路上耗时多等问题。今年7月,厦门港引航站东山基地正式启用,引航作业响应时间缩短40%以上,为环东山湾港航企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引航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